Search

昨天晚上看了 王宏哲的直播
標題是:孩子「越說越故意」講不聽該怎麼教?🤷‍♀️
  • Share this:

昨天晚上看了 王宏哲的直播
標題是:孩子「越說越故意」講不聽該怎麼教?🤷‍♀️

裡面根據不同年齡,提供了教養的大方向。4、5歲的孩子,內心發展逐漸成熟了,他的建議是✅「協助表達感受 訂明確規矩」

前幾天,我帶著四歲的樂樂去地下室拿東西,樂樂怕黑黑的地方🥺,所以一出電梯就要我抱,但是我手上拿著東西無法抱他,樂樂就一直嚷「媽咪抱我 媽咪抱我」 情緒越來越激動⋯還抱住我的大腿🗣

回到家門口時,他竟然用手揮打我的身體,邊哭著說「妳為什麼不抱我!妳為什麼不抱我」😭

當下心裡會覺得「你這個逆子😡怎麼可以打媽媽」 後來想說,他可能是真的很害怕地下室👀

我就抱抱樂樂,用言語幫助他把情緒表達出來
問他說:「剛剛在地下室,你會害怕是嗎?」

樂樂:『是』

我:「媽媽不抱你,所以你很生氣是嗎?」

樂樂:『是』

我:「可是你不能打媽媽,這樣媽媽會很難過,你應該用講的」

樂樂:『可是我用講的都沒有用』
(😯原來是因為用講的沒用,所以他才想用打來表達)

這時候我看樂樂的情緒已經比較緩和下來了,
我就再跟他解釋說:
「媽媽也很想抱你呀,但是媽媽手上拿著東西,所以沒有辦法抱你,」

「那不然之後我去地下室拿東西,你不要跟著去好了」

然後要求他道歉🙇「你剛剛打媽媽,要跟媽媽道歉,希望你以後可以用講的,好嗎?」等他道歉完就抱抱,肯定他說「媽咪相信你以後會好好處理的👍」

過了兩三天,樂樂看見那個我準備要放回地下室的東西,還提醒我說:
『媽咪,你要趁我不在的時候,把它拿去地下室放喔,不然我去地下室會害怕』😄

經過這件事情,更讓我明白,當父母除了愛孩子,應該多站在孩子的立場,知道他們心智發展的階段,了解孩子的感受,理解孩子,適當的引導,才教得動小孩。

還有一點很有用的是「先處理情緒,再處理事件」 孩子哭鬧時絕對不該講道理🙅‍♀️。

不管大人小孩,情緒激動的當下,講什麼都聽不進去的🙅🏻,要等他們情緒平緩了再溝通。

📒筆記:
🤷‍♀️孩子「越說越故意」講不聽該怎麼教?
✅2、3歲:淡定態度 創作玩樂環境
✅5、6歲:協助表達感受 訂明確規矩
✅6、7歲:陪他找方法 正向檢討

#先處理情緒 再處理事件
#平和但堅定的態度
#教養心得分享
#父母必須不斷學習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樂媽咪全職帶兩個兒子,大兒子一歲起就去蒙特梭利教室共學,在家也落實蒙特梭利教育理念。喜歡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做烘焙,重視營養,分享交流健康育兒&正向教養的方法。
View all posts